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近期,本刊记者继续扎下基层,聚焦跑偏的政绩观,深入查找政绩观扭曲的表现形式,探究纠正扭曲政绩观的难点所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措施。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明确要求。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细究起来,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背后都存在政绩观异化、政绩观偏差。为什么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总是出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刊记者深入基层进行采访调研。
扭曲政绩观的种种表现令人愤慨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的口碑是最出色的政绩。然而在调研中,记者发现一些干部由于缺乏对政绩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因个人私利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
有的干部铆足劲儿就想“快”,为了尽快出政绩、争排名,在争资金、上项目上急功近利,面对打基础、见效慢的事没有兴趣。这类干部一心只想往上爬,刚到一个岗位,屁股还没坐热,眼睛就盯着更高的位置,为了贪图一时之功,甚至搞破坏性开发、掠夺式经营,寅吃卯粮。像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由于排污不达标导致沙漠都变成了黑色,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还有干部千方百计就要“显”,干活就在领导眼前干。为了引起上级关注,热衷追求显绩,上马所谓“高大上”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大肆举债搞建设,把看得见的地方“镶金边”,看不见的地方任其脏乱差,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如西部某省的一位县委书记为方便上级领导检查,在公路沿线新建两百多座温室和钢架大棚。结果建成后,很少有人来承包经营,导致土地长年荒废,近千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落实政策层层加码,政绩就能蹭蹭加价,这是某些干部干工作出成绩的隐秘“妙方”,因此逮着机会层层“加”,不计成本大做表面文章。为了向上级表明自己执行坚决,将上级交代的任务加码、项目拓宽、标准拔高,看似站位高、措施硬,实则同实事求是的要求背道而驰。如有些地方曾经在防疫过程中“一刀切”,随意用赋码、弹窗的形式限制人员出行,给干部群众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严重扭曲政策初衷。
另有一类干部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就作假“造”,真的假的先把“大饼”画出来。他们认为精神传达了就行,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关他的事,用空喊口号代替求真务实。还有一类干部甚至直接上手造假,妄图通过弄虚作假捞取政绩。如某区委原书记王某某盲目追求财政收入“过百亿”目标,要求职能部门编造虚假数据,打肿脸充胖子,给上级带来误导和误判。
此外,不少基层干部表示,有一类领导干部“遇到事情想着‘甩’,能推则推能不干就不干”,是政绩观扭曲的另一类突出表现。有的是新官不理旧账,“不是自己开头的就不为,一定要刻上自己政绩印记的才干”,为了彰显个人能力盲目推翻既定发展思路,既破坏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劳民伤财。有的是责任层层下甩,不管部署什么工作,都让下级签个责任状,有的是责任层层上交,不管大事小情都向上请示报告,自己不主动采取措施解决,这类干部有了成绩蹿得比谁都快,出了问题则让“个高的”顶罪、“个矮的”背锅,背后盘算的就是“成绩我来享,责任你买单”。
重眼前、轻长远,重个人、轻集体,重上级、轻群众,重显绩、轻隐绩……种种扭曲政绩观虽表现各异,但都会给地方或行业长远发展留下祸害和隐患,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主客观情理失衡催生扭曲政绩观
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守护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正是在于对待人生、权力、利益和地位的看法出现扭曲。
采访中基层同志向记者分析道,有的干部政绩观跑偏在于人生观打根子上就没摆正。人生观是指对人生意义、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一类干部的人生目标就是做大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升官上位,一心钻营往上爬,初始动机就不纯,因此不惜大搞政绩工程。像以受贿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某县委原书记周某某,曾花费1200万元建12根大理石柱,他就坦言,“想做那么几个项目出来……能够引起领导重视,认为我能干事”。
另一类干部则是地位观出了问题。“地位”是“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有的领导干部地位观扭曲、“官本位”思想作祟,认为职务高低完全是个人地位的体现,下面有反对的声音就是对自己面子和权威的挑战。如某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宗某不经科学调查论证就盲目决策、轻易拍板,修建32万平方米新能源汽车厂房,但投入使用仅12万平方米,大部分闲置,最终风风光光上马、冷冷清清收场,用上亿元的投资为自己的面子买了单。
还有不少地方同志在采访中谈到,一些干部政绩观扭曲则是因为价值观不正,只顾局部而不谋全局、只顾眼前而不谋长远,不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考量。比如前不久刚刚被查处的某银行客户服务管理部原总经理戴某某落实党中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决策部署不力,一味要求银行员工不能存在不良商贷,哪怕承担更大风险也要片面追求所谓的贷款“零不良”,“挖大坑填小坑”酿成更大风险,对金融事业造成严重影响。
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也会导致政绩观扭曲。强调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总书记群众观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标志。而缺乏正确群众观的这类干部在工作中眼睛看上不看下,只唯上不唯实,视百姓实际困难而不见,置群众反馈建议于不顾。像已落马的某县委原书记袁某某为凸显个人政绩决意耗资6.8亿元建设进士园,一面是进士园大兴土木、人迹罕至,一面是当时县里近90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的“大班额”问题不予解决,民怨沸腾,袁某某无视实际情况、一意孤行,最终不仅白白浪费了宝贵财政资金,也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拖再拖。
除了干部自身原因,一些客观情况也会导致政绩观的偏差扭曲。不少地方干部向记者反映,不少单位的考核为基础建设、项目引进等指标赋予权重过高,但一些隐形工作由于不便量化而被忽视。另外,一把手对一个地方干部政绩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若一把手缺乏公道正派,使溜须拍马的得到赏识,实干苦干的干部却不被看到眼里,将会使一批干部政绩观发生偏差。还有地方反映,某些地方主要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交流调动太过频繁,使得其着急出成绩,从而匆忙上马一批未经科学论证、严格审批的工程,往往屁股一拍走人时留下高额债务,也让后面的“新官”难理问题丛生的“旧账”,政策的连续性无从说起。
上一篇:“出圈”更要“出色”
下一篇:习近平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