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编辑出版: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社
创刊时间:2008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80-907
每册定价:15.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zgncwstgyx@163.com
社  址:北京市东城区领行国际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赓续民族精神的伟大时代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强调“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民族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构筑起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赓续民族精神、涵养浩然之气,奋力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编 者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涵养而成的基本价值,是牢固而持久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始终是我们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未来,我们要更加珍惜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

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精神从来都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孕育出以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下为公等为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懈奋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标识。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从屈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到林则徐、赵一曼、黄继光,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赴汤蹈火,为民族舍生取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感天动地,至今仍是维系、激励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从大禹治水到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自强不息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民为邦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立场。《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此后,这一学说不断丰富、发展,演变成民本思想。其最核心的理念是突出民众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对历代国家治理的影响至为深远,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逻辑。与时俱进、因时适变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宝贵精神品格。《周易》中已有“变易”的思想。《汉书·礼乐志》载:“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创新求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理想目标。中华民族是满怀理想、憧憬未来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在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民胞物与、协和万邦、亲仁善邻、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饱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情怀。

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和气魄,是中华民族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和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坚定前行在自己的历史大道上的底气和动力。

新时代十年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伟大斗争需要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发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活力,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民族精神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滋养自己,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我们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正是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既极大丰富和提升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极大充实和发展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于传承中开新域、于守正中谱新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思想指引和文化滋养。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的活力、潜力、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文明日益繁荣昌盛。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党和国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2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