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落伍!”河北的贾大妈一边拿着手机看新闻,一边说,之前不会用智能手机,仿佛和社会脱节了。
儿子为贾大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后,她感觉像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现在我能通过手机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学会了微信聊天。接着,我还要尝试线上购物,以后生活就会更方便!”
现实中,并非所有老人都如贾大妈一样解锁“新技能”。碰到各行各业的线上业务,遇到日常生活中的扫码支付,很多老人犯了难。以打车为例,数据显示,目前74%的老年人仍在路边招手打车。即便在使用过手机叫车的老年人中,不求助他人独立叫车的仅占20%。
不少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在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茜看来,这条“鸿沟”并非不可逾越。问题的关键,在于加速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
为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并融入数字生活,《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等文件相继出台,648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
记者发现,多款手机App切换成“长辈模式”或“关怀模式”后,字体变大,色彩变强,界面简化。此外,应用场景更丰富,部分App推出语音搜索、内容朗读、一键订票、一键叫车等功能,使用门槛降低。
在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网友反映,有的App在首页把字体、图标大小调整为适合老人阅读的模式,但进入二级界面后又跟正常版一样,还有的App适老化模式切入口不易找到等。
湖北老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张智敏表示,App适老化改造应更细化。在对老年人互联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数字惠老”长效机制,并落实好监督和测评责任。
当下,智能家居正走入老年人的日常。市场上不少智能家电具备语音交互功能,甚至还能识别动作、自动感应。科技感十足的同时,一些家居设备操作复杂,无形中增加了老年群体使用的难度。
刚参加工作的小王最近给姥姥买了台智能电视,可姥姥不太会操作,时常找不到想看的节目。调查显示,目前49.6%的老年人受困于“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
“家电适老化改造要从关怀老年人这一初衷出发,各项功能和产品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同时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奥维云网总裁助理兼研究创新部总经理赵梅梅表示,可以有更简单的操作界面,更人性化的设计,如无须弯腰或踮脚即可操作,防漏电、防烫伤、防划伤等。